留耕堂,岭南古镇的宏伟与美丽

来源:秋水忘川、百度百科等
 
       古镇里,炊烟袅袅,悠长的巷道里传来木屐踏在青石路上的清脆响声,偶然有车经过也就慢行下来,不愿打搅了这份宁静。留耕堂的广场上,老人在下棋,小孩在一旁玩石头,小狗在阳光下打滚,晴日的阳光下,一派岭南古村闲适之态。
 
 

▲何氏祠堂留耕堂

 

       留耕堂是番禺沙湾镇何氏宗族的始祖祠堂,1989年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根据资料,它始建于南宋德佑元年(1275年),历元、明、清三代,先后三次大修,现规模是于清康熙年间扩建而成的,比广州陈家祠(建于1890午)早了170多年。
镬耳大屋、壳花墙,砖雕、木雕、青石板路是留耕堂的特色,也是岭南建筑的特点,而留耕堂之所以出名,是因为它属于岭南特色建筑的代表之一,也是现在同等规模的、已为数不多的经典之一。

 

       留耕堂面积3300多平方米,为砖石木结构,平面呈南北长条形,地势北高南低,依次为大池塘、大天街、山门、仪门(牌坊)、丹墀(天井)、月台(钓鱼台)、享殿(象贤堂)、寝殿(留耕堂)及东西庑廊和衬祠。
 

       头门门前有红粉石铺面的小广场,俗称为“大天街”。大天街之南是一方池塘,临近池塘的两边是驻马石和8个安装旗杆的石座——这种旗杆是古时对族人考取功名后用以竖旗褒扬的。大天街东西两边各有堵红砖墙,墙上附有彩色灰塑,内容有“双龙戏珠”、“龙凤呈祥”、“麒麟呈瑞”等,做工精细,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头门南望,可见矗立在偏东小山上的“水绿山青文阁”。临水而望,里面有几只老龟浮于水面之上。

 

 

▲青石铺成的大天街

 

▲驻马石和石座

 

▲从头门广场的池塘望去的留耕堂

 

 
       走近留耕堂正门,门上为红底金字“何氏大宗祠”横匾,门两边悬一副对联,上书:“前人修后人续享之绵绵,大宗同小宗异钦于世世。”大意为留耕堂的修建,前后历经几十代人几百年,是为使后人生活更美好,并希望全族人同舟共济,永远和睦。

 

       正门的两扇大门由质地坚硬的木料制成,门上各绘金盔金甲的武将一员作门神,用的是我国重彩壁画的传统手法,极其鲜艳夺目。在门的两边是两个石鼓,是功名的象征。鼓座基上刻有吉祥图案,其中正面刻的是狮形瑞兽。侧面刻有“老龙教子”、“三阳启泰”等吉祥图案。大门东西两侧是各由三条石柱和木柱及金字托梁所组成的包台。前是礼台,接礼所用;后是“八音台”,迎宾唱名所用。另外、还有“出孝、“入悌”两间鼓楼,它们一起构成留耕堂的门面,初步展现出这座古建筑的恢弘气象。
 

       门顶的横梁更是雕刻精华所在,共有名为“驼峰”的33个三重如意斗拱,雕刻内容花样百出,或奇花异卉,或飞禽走兽,或历史故事人物,无不栩栩如生。整座前门,梁、枋、斗拱共同构成了一组精美的岭南建筑艺术珍品。

 

 

▲精美的雕梁画栋

 
 
▲精致的砖雕石刻

 
       进正门,一座高大的石碑坊立于面前,这座碑坊在古建筑学上称为仪门,是留耕堂的二进。仪门正面刻“诗书世泽”,背面刻“三凤流芳”,均为明钦赐翰林国史检陈献章墨宝。仪门有八条石柱分出三个门口,顶上红白石精刻花鸟瑞兽图案,如大红的玫瑰、艳丽的牡丹、洁白的菊花、雄健的猎鹰等。上檐承以木构如意斗拱,层层飘出,四面檐牙高楼。碑坊的主脊是一条用灰塑的手法雕塑出来的头西足东的七彩回龙,呈欲摆尾高飞态,活灵活现,塑在碑坊顶上,寓意吉祥又充满生气。
       

        第二进除了仪门外,还包括后面的丹墀(天井)、月台和东两边的庑廊。天井由红砖铺成。月台(又称钓鱼台)依天井的北面而建,高出天井1米,原是族人在喜庆日子看戏的舞台。其基石由一列15块大理石构成,石上刻有“老龙教子”、“双凤牡丹”、“双狮珠”、“犀牛望月”、“苍松文理”及松、梅、竹、菊、牡丹等图案,刀法浑朴自然、玲挑剔透,是元、明年间的古石雕,非常珍贵。月台东西两墙基中也各有五幅大小不等的鸟兽红石刻,同样神采非凡。东西庑廊各有4条石柱、8条木柱,共24条柱,这原是祭祀时供客人休息的地方,现为珍贵文物展览室。站在月台上,环顾四周,北面象贤堂和东西庑廊的60多条大柱错落有致,虚实相间,如竖琴般陈列。
 

       柱多是留耕堂的一个建筑特色,加上雕刻精致,书联丰富,更显气势雄伟。据统计,留耕堂计有112条石柱和木柱。这些木柱的原料,原是从东南亚国家采购回来。在雕刻方面,保留了非常精致的石雕、木雕、砖雕、灰塑,体现了岭南庭园建筑艺术的精巧。

 

 

 

▲林立的柱子

 
       享殿又叫象贤堂,进深达17米多,在古祠中是少见的,正中一前一后悬“大宗伯”、“象贤堂”两块红漆金字木匾。“大宗伯”指的是沙湾何氏第二代人何起龙,明朝洪武年间任礼部尚书(礼部尚书当时人称“大宗伯”)。“象贤堂”是为纪念沙湾何氏的宗祖何德明(号象贤)而设。象贤堂由4条石柱和24条两人合抱的大木柱支撑,梁、枋、驼峰斗拱均有玲挑剔透的三纹鸟兽、花果虫鱼等复杂木雕,令人叹为观止。

 

       中座后面是后寝的东西庑廊,廊中有八个雕成仰覆莲花瓣的红砂石柱基础,造型美观别致,是明代的遗物。后寝是留耕堂的最后一进,分为中、东、西三间。中间的最大,正中的神龛呈长方形,精雕许多吉祥图案,外镀金漆,光彩夺目。正中檐下悬挂白底黑字“留耕堂”横匾,两边有一副木刻对联:“阴德源从宗祖种,心田留与子孙耕”,点出了留耕堂的原意。
 

       现后寝东西两边是番禺历史人物像展。西边有广东音乐典雅派的“何氏三杰”——何柳堂、何少霞、何与年三人的铜像。东边有番禺清代诗人屈大均,岭南画派三杰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等塑像。在寝殿的东西间,有番禺驰名的民间艺术——沙湾飘色的雕塑。


 
 

▲象贤堂

 

▲留耕堂
 

       除此之外,留耕堂还有一种独特的美:壳花墙。这种墙由蚝壳嵌在泥土里砌成,工艺独特别致。
       相传南宋前,沙湾仅是一湾背靠青萝嶂、面临浩瀚大海的小乡村,因地处西江出海口,生长着许多适应咸淡水浅滩的海生物,蚝就是其中之一。由于人迹稀少,万年不受干扰,这些蚝一般生长期达二、三十年,甚至四、五十年,自然死亡后,留下硕大的蚝壳沉积在浅滩中。进入南宋,何、王、黎、李、赵五大姓氏为主的人们陆续定居沙湾,至明初,人数超千人。勤劳的先人在耕作中不断向“鱼游鹤立”的海滩围垦造田,当遇到蚝壳时,他们就把蚝壳拣出,堆放在田头坝上,堆积成排。随着潮涨潮退,海水带来的淤泥、沙粒积聚在蚝壳间,逐渐形成一道道坚实的堤坝基础(人们称之为“龙脊”),在此基础上,人们再往上垒高,就围成了新的滩田。

 

  由此推彼,人们想到既然蚝壳不易损坏,用泥沙可以筑成坚实的堤基,何不用此方法,以蚝壳砌墙建屋呢?于是大家把蚝壳拉回村,像在海滩一样,在水中加上盐、和上泥沙,在适当的高度横压杉条,把蚝壳一排排、一层层地垒高,筑成新的墙体,史称壳花墙,又称蚝壳墙、牡蛎墙。壳花墙的使用,一度成为沙湾建屋的潮流,被大量民居和祠堂建造所使用。
       

       时至今日,由于种种历史原因,我们只能在留耕堂、光裕堂等少数地方欣赏到如此独特的壳花墙了。此处的壳花墙每个蚝壳至少30厘米长,甚是壮观。凹凸不平的壳花墙,映照在晴日里的阳光下,呈现出极美的线条感和雕塑感。

 

 

▲壳花墙

这座年代久远的祠堂,经历了自元以来近800年的世事沧桑,古色古香、规模宏大、工艺精巧,令人叹为观止。这座祠堂又是一本传统文化教科书,其蕴含的祠堂文化、民风乡俗让人回味无穷……从繁华喧闹的广州城偷得半日闲,躲进这里,看看那曾经辉煌的古老大屋,细数曾经的历代辉煌,任由历史的厚重把心情晾晒一番,亦别有一番滋味。

 

文化艺术

企业动态

百家争鸣

新闻资讯

员工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