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窑:大唐湘瓷泛轻花

来源:宝雅艺术、潇湘晨报等

 
       1000多年前的冲天大火,烧出了名扬海内外的长沙窑,开创了陶瓷业的一个新时代。1000多年后,在印尼勿里洞外海海域,一艘被称为“黑石号”的中国唐朝年间沉船,被德国寻宝者打捞上来,人们惊喜地发现:沉船上竟然有5万余件长沙窑陶瓷依然保存完整。这一惊世发现,不仅揭开了长沙窑曾经辉煌的神秘面纱,也使这一世界陶瓷史上保存最完整、脉络最清晰的中华瑰宝,再次吸引了人们的目光。
 
长沙窑是什么窑?

 
       长沙窑又名铜官窑,窑址位于今长沙市望城县丁字镇石渚湖附近。长沙铜官窑遗址是唐至五代时期制瓷遗址,距今约1000多年。长沙铜官窑遗址是世界釉下多彩陶瓷的发源地,堪称为陶瓷史上划时代的里程碑。长沙铜官窑釉下多彩的发明,突破了当时青、白瓷的单一色调,丰富了瓷器的装饰艺术,为陶瓷装饰艺术谱写了重要的一页,在陶瓷发展史上独步一时,它还把中国传统的书法、绘画、雕塑、诗词、谚语等溶入陶瓷装饰之中。它以造型美观、装饰雅致、釉色匀润、工艺多样、题材丰富而著称。长沙铜官窑的产品遍及亚洲,远至非洲,开辟了一条通往南亚到北非的“海上陶瓷之路”,在东欧、西欧地区也有发现,具有极其重大的历史、科学、文化、艺术四大价值。

 
 
 
长沙窑发展历程

初唐 长沙窑始于初唐。这一时期的长沙窑瓷器大部分是开片青瓷以及陶塑艺术品。瓷器的造型涵盖十二生肖、镇墓兽、侍女、乐俑、胡人、骆驼、车马等诸多品类。
盛唐 以素釉青瓷为主,并开始出现彩瓷。人们将铜、铁等金属呈色剂掺入颜料中,其中铜的颜色即是我们今天见到瓷器上的绿色,而褐色、红色则是铁的作用。
中唐 在从单色釉到多色釉烧成功的基础上,研制出釉下彩精堪瓷品,并以格言、警句与五言、六言句为内容的书法装饰瓷器,在陶瓷工艺中已形成新的形式,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晚唐 造型趋向纤巧多变,装饰流行于花鸟画、印花、压花以及单形式的宣染画和彩釉画等特有风格。从中可见当时制作长沙窑瓷器的匠人、甚至市井社会的生活态度,颇具趣味。
 

 
 
 

 
▲青釉模印贴花人物纹壶
 

       小口,鼓腹。两系及流下分别饰以三块模印贴花的人物图案,流下为一女子袒胸披纱,纹褶飘逸流动,站于蒲团之上,扭动身体,婆娑起舞,应是唐代风行于全国的胡腾舞,右边一人吹笛,左边一人执物站立。这些纹饰均与西、南亚文化有关,是中外文化交流的见证。
 

 
 

 
▲青釉褐绿点彩纹壶

 
       喇叭口,弧颈长流,弓形鋬,器身以褐、绿点彩绘重叠山峦。点彩是西亚民族常用的装饰纹饰,在长沙窑瓷上常见,反映了西亚文化对长沙窑的影响。褐、绿点彩组合纹饰是长沙窑极富创意和成功的装饰手法,色泽明艳,布局大气有致,显示出不同一般的艺术魅力。
 
长沙窑五个第一
釉下多彩 长沙窑釉下彩的发明,突破了当时“南青北白”一统天下的局面。已故古陶瓷专家冯先铭先生曾高度评价:“长沙窑是我国釉下彩的创始地,对宋以后瓷窑有极大的影响。”
铜红釉 长沙窑烧制成功铜红釉,把铜红釉发明烧制时间,从宋代提早至唐代,推前了300多年。而且还为后来宋钧、元明清釉里红及祭红、郎窑红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模印贴花 长沙窑独具特色的模印贴花是用陶泥模印出花纹后,粘贴在瓷壶的系纽或流下,再施以彩釉。长沙窑模印技术十分精湛,人物可数清根根胡须,动植物栩栩如生,建筑物富有立体感。
商业铭文 聪明的长沙窑经营者们,为了使自己的产品抢占市场,博得市场买者青睐,便在器物上用釉下彩文字标出“绝上”、“美酒”、“卞家小口,天下第一”,“言满天下无口过”等广告语。
龙窑 位于长沙铜官窑遗址保护中心的谭家坡古龙窑,是唐代以来世界上保存最为完整的古龙窑。窑址长达41米,最宽处3.5米。
 

 

 
 
▲青釉褐彩“春水春池满”诗文
 
 

       喇叭口,瓜棱腹,多棱短流,平底。流下书褐彩五言诗一首:“春水春池满,春时春草生。春人饮春酒,春鸟弄春声”。诗人从写景到写人,以八个春字顺次描绘出春天带来的无限生机,句意简明,琅琅上口,诗趣盎然。

 

 
 
▲青釉褐彩“蓬生麻中”题记壶

 
       喇叭口,瓜棱腹,多棱短流,平底,流下褐彩书:“蓬生麻中,不扶自直”。此句见于荀子《劝学》篇,借喻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
 
长沙窑装饰特点


       长沙窑属于青瓷体系,其装饰手法多样,有刻花、划花、镂刻、堆塑、印花、贴花、绘花等。绘花最富创造性,在釉上和釉下绘出各种花纹。这种釉上彩绘不是在烧好的有白釉的瓷胎上绘彩,而是将釉施在坯胎上,待釉阴干之后,直接在上面作彩画,入窑煅烧,一次性完成。这种釉上彩绘一般是绘彩云、彩山、彩带、彩斑、彩树叶等纹饰,这种彩绘,由于彩、釉交融在一起,所以显得自然、生动、流畅,有水墨画淋漓尽致的生气。
 

       彩绘的纹饰常见有几何纹,如四方形、六方形、菱形、圆形等。还有云带纹、山峰纹之类,这种纹饰多用点彩而成,有的还绘成各种飞鸟、游龙、走兽、鱼纹、花卉、人物等。这些绘画,用笔简练,自然洒脱,具有浓厚的民间生活气息。开创了瓷器装饰艺术的新天地。长沙窑把绘画、剪纸,雕塑等工艺都运用于陶瓷的装饰中。其次,有些产品反映佛教文化和伊斯兰文化的内涵,由于出口到西亚等地,因而就有一些椰枣等异国风格的装饰。还有一些产品中甚至出现了金色卷发女郎、异国情侣等西方人物形象。此外,还有反映马球等运动场景的纹饰。另外,一些哲学格言、民间谚语也在长沙窑产品中有出现。

 

 
 
 

 
▲青釉褐绿彩花鸟纹壶

 
       口残,长直颈,多棱短流,四瓣瓜棱深腹,平底。流下腹部用褐绿彩描绘花鸟纹,一只小鸟伫立花叶间,抬头凝思,神态活灵活现,花叶构图简洁,线条明快,色彩浓重。

 

 
 
▲青釉模印贴花“张”字纹壶

 
       喇叭口,鼓腹,平底。流及两系下分别贴三块模印褐斑。一块为坐狮,另两块为一串串硕果累累的椰枣图案,椰枣为西亚常见果树,也是长沙窑模印贴花勤于表现的内容之一。狮与椰枣互相映衬,呈现出一幅热带风光下的动物画,西域风格跃然瓷上。有一椰枣正中有一“张”字,当是作坊主的姓。
 
丝绸之路上的长沙窑


       公元826年,在唐代对外贸易据点的扬州,一艘装载着大量中国物资的阿拉伯大商船,迎着季风扬帆出航。这艘商船沿着大陆边缘的东南海进入中国南海航行,在季风引导下行船至苏门答腊西南方格拉萨海峡时,不幸撞击到黑色大礁岩,近20米长的船身就此沉没于距印度尼西亚勿里洞岛深达17米的海底中。
 

       1998年,德国公司在勿里洞岛海域打捞唐代沉船时,因附近有一块巨大的黑色礁石,遂将其命名为“黑石号”。沉船地点距勿里洞岛海岸约2公里,水深约15米。新加坡饮流斋陶瓷鉴赏会副会长赖辅仁介绍,“黑石号”不是中国船,而是一艘中东地区古代的帆船,该船长约18米,宽约6.5米。船上6万多件中国瓷器,用瓶壁厚实的瓮存放,虽历经1000多年海水的浸泡,仍大多保存完好。

 

 
 
▲黑石号的复原船模

 
 

 
▲“黑石号”沉船上的瓷器

 

 
       6.5万余件长沙窑瓷器中,一个刻有“湖南道草市石渚盂子有明(名)樊家记”铭文的瓷碗揭开了“黑石号”器物身份之谜。有专家研究发现,此前在东南亚、中东、东非等多个国家出土过长沙窑的青釉彩瓷碗,而在国内,除了窑址所在的长沙和将产品销往海外的主要贸易港口扬州出土了较多的青釉彩瓷碗,其他地方几乎不见。据此推断,“黑石号”长沙窑的青釉彩瓷碗,是一种专供外销的产品。
 
长沙窑“因外销兴起,又因外销衰落”

 

       自汉代开辟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以来,“丝绸之路”一直都以运输丝绸为主,但到了唐代,海上的这一条由阿拉伯-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南中国海的路径却发生了一些变化,它逐渐以运输瓷器为主,“丝绸之路”变成了“陶瓷之路”。据专家邹敏讷分析,主要是因为唐代的手工业(包括陶瓷业)、造船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以“黑石”号一船满载上十万件的货物为例,“这么大的体量,陶瓷不比丝绸,如果是通过陆路运输,成本相对要高很多”。
 

       因此,长沙窑瓷器通过海运,走向了世界各地。至唐代结束、五代黄巢起义时,战乱频仍,外商遭到大规模的杀害,外销贸易受到了阻碍,长沙窑相较国内其它窑口产品,大部分瓷化程度差、脱釉现象多,而遭到了市场冲击。有记载,仅湖南境内衡州(今衡阳)地区的蒋家窑、瓦子墩窑及岳州(今岳阳)一带烧制的类似越窑的青瓷产品,都较长沙窑更受本土市场欢迎。长期的大宗出口外销,使得长沙窑已具备很大的规模,市场的挤压、原材料成本的增大,使得长沙窑迅速地走向了衰落。
 

       今人回顾历史,常向史料中寻觅草蛇灰线,但从来没有正式文字记载、仅有几首唐诗佐证的长沙窑则只能通过或碎或完整的瓷器,向人们传递历史信息,随着对长沙窑的不断研究,最终将还原那些消失千年的生活原貌。

 

文化艺术

百家争鸣

企业动态

新闻资讯

员工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