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砚:此石来从歙溪水 锋芒都尽墨无声

来源:临沂生活、东家APP、荣宝斋等
 

       “玉质纯苍理致精,锋芒都尽墨无声;相如闻道还持去,肯要秦人十五城。”古朴、凝重、端谨的徽派砚雕,经数千年发展已成为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
 

       2006年4月,“歙砚制作艺术”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古老的歙砚雕刻艺术,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
位于江西东北部的婺源,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以前,一直隶属徽州达一千二百年,其民风民俗民艺,无不打上徽文化的烙印——歙砚制作技艺亦是如此。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400多年前,明代戏曲家汤显祖的这句诗,曾经让徽州走进无数人的梦境。作为徽州府治所在地,“千古一县”的歙县一直是徽州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歙县山多地少,一代代歙县人为了生存,男孩一成年便要送出去走南闯北做生意。古往今来,烟雨润泽,文墨书香的千年雅韵,氤氲着一代代徽商的归绪离愁。
 

       歙县,面积2122平方千米,人口约48万,拥有棠樾牌坊、新安江山水画廊等名胜,以歙砚、徽墨、上丰梅花等为特产。被誉为“中国牌坊之乡”的歙县,现存有82座牌坊。棠樾村村头连缀在一起的七座石牌坊,见证了鲍氏家族近400年的道德操守。
       斗山街,渔梁街,一座座徽派大宅,一条条绵延数百米的幽深巷道,刻写了徽商的鼎盛,市井的繁荣,也见证了古城的辉煌。

 

 
 
坚如石,纹如犀,黑如漆

 

       文风鼎盛的歙县,仅明清两代,就有600多人考中进士。清代盛行于徽州、安庆等地的徽剧四大徽班进京,更是孕育出了国粹京剧。而作为中国文人的信物,歙砚和徽墨一道受到了中国文人的极力推崇,延续着中国的文脉。
 

       歙砚,全称歙州砚,中国四大名砚之一。歙石坚密柔腻,温润如玉,极其适合作为砚台的原料。歙石的花纹结构主要有鱼子纹、罗纹、金星纹、眉纹和刷丝纹。歙砚涩不留笔,滑不拒墨,呵气生云,贮水不涸,饱受古今天下文人喜爱。
 

       歙砚的开采始于唐开元年间;柳公权《论砚》就已将其列为四大名砚之一;南唐后主李煜极为推崇歙砚,并留下了“歙砚甲天下”之说。到了宋时,歙砚更是兴盛。苏东坡赞其:“涩不留笔,滑不拒墨,瓜肤而縠理,金声而玉德”。

 

 
 
重实温润 君子之风——金星坑歙砚

 

       曾几何时,歙砚中最有名的是金星砚,历史上有“金星为贵”的传统,在青黑色的石砚上布满了大大小小金黄色的晕、斑、线,宛若夜幕中的星河。
 

       宋代欧阳修赞道:“歙石出龙尾溪,其石坚劲,大抵多发墨,故前世多用之。以金星为贵,其石理微粗,以手摩之索索有锋芒者尤佳。”
 

       宋代米芾的《砚史》中有:“金星宋砚,其质坚丽,呵气生云,储水不涸,墨水于纸,鲜艳夺目,数十年后,光泽如初。”
金星坑的开采始于唐代,坑口位于龙尾山的西北坡,与罗纹坑相距100多米,在眉纹中坑的右上侧,宋代以后一直停采,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重新开采,金星坑的石色青黑,金星的硬度高,坚润耐磨,且在磨墨时越磨越亮,使用后墨迹很容易冲洗掉,光亮如初。
传统的金星坑主要石品有金星、金晕、金花、银花、银星,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国营砚厂开采完金星坑带金星、金晕纹理的传统砚材后,因下面的岩石坚硬,当时只用手工的锤敲钎凿,铁锯裁石,开采难度太大,就放弃了继续深挖。但砚山当地人仍然在此处继续深挖,又在金星坑内和周围发现了花金星、玉带、彩带、庙前青、庙前红、龟背等多种石品砚材。

 

       这些石层的硬度明显高于金星坑表层的砚料,折光变弱变淡,石质清润、坚实、细腻的特点更加明显。

 
▲金星坑花金星石品
 

       “花金星”后来成为上佳的砚材。当时许多小块不成材的“花金星”采出后被扔弃在了附近树丛中,这就是今天的“柴林石”。
       “柴林”在当地意为生火做饭用柴的灌木丛,在金星坑、眉纹坑附近的灌木丛下的土层中,曾经发现少量带有本地人称其“梅花点”的金星、金晕,银星、银晕等石品,黑色无纹理可作砚材的石料,叩击其石声响亮,当地人称之“叮当石”,现在也被称做“柴林石”,是前人在金星坑开采砚石时拣选出不合标准的弃石。
       

       花金星开采完,下面呈现出的一层石材整体色泽纯黑,石质粗细变化不明显,没有折光,普遍有线,质地细腻,手感温润沉重,夏日手抚清凉,可见手离开后有明显的水渍。其中佳者,石质细密纯黑,磨墨手感绵细,其细腻程度并不逊于眉纹坑、水玄坑等老坑石质,被称为“黑龙尾”。

 
▲金星坑黑龙尾石品
 

       “黑龙尾”采完后,又依次开采出玉带、彩带、庙前青、庙前红、龟背等多种石品砚材。“玉带”的底色往往带有青绿的意韵,上带有金星点,或者金晕。欣赏极佳,也是做砚的上佳砚材。
 

       “彩带”被当地人称为“翠玉”,出在玉带下面,质地细腻坚实,温润如玉,清润如冰。比玉带更加坚硬细腻,色分红绿,清心悦目,玉质感更强,其是金星坑底庙前青和庙前红混合切割成的砚材,如翡翠色泽暗红淡绿相间,湿水后更显鲜艳,欣赏性极佳,数量稀少。

 
▲金星坑彩带石品

       彩带一般不带金星点,玉带多有金星。“彩带”下面,或者说与“彩带”同生的是“庙前青”和“庙前红”了。
 

       “庙”是一座当地村人用来祭祀山神的小庙,原来的位置就在进村山路上侧很近的地方,离眉子下坑左侧不远。后来修进村公路时,把“庙”的位置向山上挪动了一点,“庙前青”和“庙前红”即为此庙前面山坡处坑口所出石品。
 

       这种青红两色层次分明的砚石,被今天大多数人认为这可能就是古人所说的“庙前青”“庙前红”砚石,但是也有人认为古代的“庙前青”“庙前红”早就绝产了,这只是现代意义上的“庙前青”“庙前红”。

 

 
▲金星坑庙前青

 
       这种青、红两色石层共生一体的砚石只有金星坑出,其质地致密,手感比较细腻,正如古人所言,好的“庙前青”砚石“其色淡青如秋雨新霁,远望暮天,表理莹洁,都无纹理”。制成的砚发墨程度要优于“庙前红”砚石,有的龟背纹石与“庙前红”相间,细细打磨后,石质如玉般细滑,所以当地人又称“玉底石”,而这是一件金星坑的“仔石”,一面石色发红的是“庙前红”,一面石色发青的是“庙前青”砚石,由此可见金星坑的石品生长规律。
 

 
 
▲金星坑仔石一面是庙前红,一面是庙前青

 
       由于青、红两色石层伴生,所以把青、红两色石层变换角度裁切,就可以切成一面庙前青、一面庙前红的砚石,砚面和砚背一青一红,还可以切成彩带石品,在砚面和砚背形成数道青红相间的石品,宛若天空中的“彩虹”。经过打磨后手感细腻,但石质硬度较高,绢云母含量较低,磨墨时易打滑不下墨,所以玉带、彩带等石,相对老坑佳石,观赏性大于实用性。

 

       龟背纹石出在庙前青和庙前红相间的岩石中,龟背纹石与红石相间,龟背纹石的厚度在1厘米左右,它的收藏观赏价值大于实用价值,使用时往往砚上有细隙,影响研墨。具体石品有金线龟背、银线龟背、血丝龟背、白眉龟背、白龟甲、灰龟甲等品种,其中金线龟背、血丝龟背最为名贵,人们根据其纹理的不同形状称之为袈裟纹、哥窑纹、网纹等。龟背纹的纹理实质上是一种金属在石上的细隙中形成的特殊网格纹,在砚山村及周边的村庄,许多老屋的地基和地面中就砌有这种石料。
 

 
▲金星坑龟甲石品

 

 
       “庙前红”挖完之后,此坑无石可采了。现在,这些砚料已经不再开采,金星坑上面堆满了近年来的反复翻挖出的碎石。
       “金星坑”的金星砚石以葵花金星、银星、鱼子金星、刷丝金星和玉带金星为珍,金晕则根据状物的形态划分。除了金星坑出金星石品外,其他出金星石品的坑口和石品还有水舷坑的金星、金晕、银星石品,水蕨坑的金星、金晕石品,紧足坑的“龙眼”(不规则圆圈状金黄色晕)石品,济源坑的鱼子金晕石品,溪头坑、碧里坑、外庄坑的金晕、金星石品,眉子上坑的金晕、金星及“龙蛋”(像鸭蛋大小的圆圈状金黄色晕)石品。

 

       金星坑的金星和其他坑口所产的金星石品最大的区别在于,金星坑的金星底色呈青黑色,一般没有其他的纹理,其金星、金晕的明亮程度除了不如水玄坑的同样石品以外,比其他的坑口都悦目。
 
       笔墨纸砚,砚排次殿军,但却被列为 " 四宝 " 之首,在文人心目中有着领衔的位置。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具体象征物,其中蕴含的文化意蕴、情感寄托,自古至今也是一脉相传。虽然随着时代更迭,砚台不再是人们书写工具的首选,但了解砚文化,以砚为载体,把温润厚重的中华文化传承下去,并从中砥砺自己的意志,固守自己的精神家园,也是一件十分有价值的事。

 

文化艺术

百家争鸣

企业动态

新闻资讯

员工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