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拓展城市空间 提升城市功能品质 成都更加宜居宜业

来源:四川日报 成都日报

 

什么是?成都的“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
 

       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坚持完善城市体系与提升城市功能互促共进,重塑城市空间结构和经济地理,全面增强城市承载能力,不断提升城市宜居性和舒适度。
 

       其中明确,构建城镇空间四级城市体系。科学修编城市总体规划,构建成都平原经济区、大都市区、区域中心和功能区、产业园区和特色镇四个城市层级,形成分工合理、层级清晰、有机衔接的大都市城市体系,创新城市发展模式,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划定生态红线和城市开发边界。坚持“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东进”,就是沿龙泉山东侧,规划建设天府国际空港新城和现代化产业基地,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开辟城市永续发展新空间,打造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
       

       “南拓”,就是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天府新区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优化空间结构,完善管理体制,建成行政政务服务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国际会展中心、区域性总部基地、高新技术产业服务基地。
 

       “西控”,就是持续优化生态功能空间布局,大力发展高端绿色科技产业,提升绿色发展能级,保持生态宜居的现代化田园城市形态。
 

       “北改”,就是建设提升北部地区生态屏障,保护好历史性、标志性建筑,加快城市有机更新,改善人居环境。
 

       “中优”,就是优化中心城区功能,降低开发强度、降低建筑尺度、降低人口密度,提高产业层次,提升城市品质。
 
为什么?成都要“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


       市规划局负责人表示,就宏观层面而言,成都目前正处于从区域中心城市上升为国家中心城市,未来迈入世界城市行列的关键时期,同时也处于“三期叠加、转型升级”的特定时期,即发展动力转换期、超大城市形成期以及人口资源环境矛盾凸显期。
 

       在“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为全国全省大局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的更高要求下,成都从以下五个方面出发,思考如何提升城市功能和能级,重塑城市空间结构和经济地理。一是要建立面向“一带一路”的开放门户;二是要推动成渝城市群相向发展,以此为出发点考虑城市的发展方向;三是必须深入落实省委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提升成都作为四川首位城市的带动能力,站在全省的角度谋划;四是必须疏解和分担中心城区功能,减轻环境压力;五是必须为城市持续发展拓展空间,建设城市永续发展的新引擎。
 

       随着城镇化的加速,大城市“摊大饼”式蔓延发展带来诸多的城市病,巨型城市区域开始出现,很多城市开始意识到单中心建设带来的弊病,国内外众多城市的空间发展战略都将“多中心”作为都市区空间发展的核心发展模式。目前,“多中心”城市已经成为中国城市化进入“都市区化”阶段的一个重要的关键词,北京、上海、天津、深圳、广州、杭州、宁波等城市都开始倡导多中心功能体系。借鉴国内外理论与实践,在当前成都的转型发展关键期,需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建设新发展理念下的国家中心城市为目标,以打破常规的新战略、新策略、新路径、新举措实现新发展。构建“双核联动、多中心支撑”网络化功能体系则是新发展理念指导下,市委应时而出的新战略,是优化和拓展城市空间格局的总纲。
 

       实施“双核联动”,就是要推动中心城区和高新区有机更新,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强化金融商务、总部办公、文化创意和都市休闲旅游等功能,打造现代服务业发展增长极核。推动天府新区产城融合,突出国际化服务和创新型引领,突出天府国际空港新城的国际门户功能和龙泉山现代产业基地的集聚优势,把天府新区打造成为新兴增长极核。强化“多中心支撑”,就是要坚持把国家中心城市的功能定位与城市总体规划布局有机衔接,以城市战略规划引领城市空间布局和经济地理,构建与城市资源禀赋和环境特征相匹配的城镇空间布局,实现人口、城市、产业相互融合。强化各功能区域的整体支撑作用,加快形成先进制造业中心、科技创新中心、金融中心、文化创意中心、商业中心、消费中心、物流中心、公共服务中心等各具特色、功能互补的区域性多中心发展格局。
 

       从成都实际情况来看,“龙泉山东侧区域主要是浅丘,这种地形地貌有利于大产业,尤其是大工业的展开。”市规划局局长张瑛表示,“东进”主要是沿龙泉山东侧规划建设天府国际空港新城和现代化产业基地,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服务性行业,开辟城市永续发展的新空间,打造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引擎。“龙泉山对成都中心城区及其他区域,可形成有效的保护屏障。同时,在这个区域内发展现代产业,对中心城区及城市西部区域的产业,可以有效转移和承接,可以说,‘东进’是成都发展的第二战场。”成都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曾九利认为,从国家战略来说,临空经济区加上青白江国际铁路港是成都未来发展重要的基础性条件,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基地,是充分结合了现有资源。另外,从成都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来看,提出未来在龙泉山东侧构建一条从绵阳、德阳到金堂、简阳,往南一直延伸到仁寿的龙泉山东侧新走廊,基础条件已具备。
 



       “南拓”,则是高标准、高质量规划建设天府新区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张瑛介绍,主要是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完善管理体制,建成行政政务服务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国际会展中心、区域性总部基地、高新技术产业服务基地。
 

       对于“西控”,张瑛表示,西面并不是不发展,主要是持续优化生态功能空间布局。成都的西部主要位于都江堰精华灌区,同时也是龙门山生态保护区域,对高排放的产业要加以限制,控制发展、转移发展,发展方式也要改变。西面主要是大力发展高端绿色科技产业,提升绿色发展能级,保持生态宜居的现代化田园城市形态。“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对西部地区发展进行控制,一是对产业门类进行控制,二是对发展规模进行控制。”曾九利进一步解释。
       

       “北改”则主要是“有机更新”,改善北部区域的人居环境。张瑛介绍,北部区域有历史原因,城市建设得比较早,配套不全,城市功能缺失。同时建筑的形态、环境,都存在层次较低的问题,随着“北改”进行,探索既能提高产业层次又能提升城市品质的改造模式,北部产业业态、城市形态将有机融合更新。
       

       而整个中心城区,从容积率、建筑密度、人口密度等来看,都相对偏高,“‘中优’就是要优化中心城区的城市功能,实行‘三降两提’——降低中心城区开发强度、降低中心城区建筑尺度、降低人口密度,提高中心城区产业的层次、提升城市的品质。”张瑛认为,具体而言,对用地比例和建筑开发强度进行控制和降低,如对用地规模加以控制,保持在60%的比例。人口和建筑、用地是相关联的,建筑开发强度降下来,用地比例降低,人口就进一步疏解了。
 
怎么做?着力推进“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

 

       结合市域资源本底条件,成都将着力推进“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优化和拓展城市空间布局,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东进”,就是沿龙泉山东侧,着眼于推动成渝城市群协同发展、提升首位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规划建设天府国际空港新城和现代化产业基地,推进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东移,开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二主战场”,塑造四川省工业脊梁,开辟城市永续发展新空间,打造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未来将以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为方向,深度融入国际分工体系,为建设国家制造强市作出贡献。

 

       “南拓”,就是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天府新区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优化空间结构,完善管理体制,建成行政政务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国际会展中心、区域性总部基地、高新基础产业服务基地,将科学城打造成为“西部创新第一城”。
 

       “西控”,就是提高产业准入门槛和产业发展层次,保护西部生态田园城市形态。
 

       “北改”,就是建设提升北部地区生态屏障,保护好历史性、标志性建筑,加快城市有机更新,改善人居环境。
 

       “中优”,就是优化中心城区功能,降低开发强度、降低建筑尺度、降低人口密度,提高产业层次,提升城市品质。例如实施宜居水岸工程,开展水文化复兴规划,完善“六河、百渠、十湖、八湿地”的水网体系,打造“六河贯都、百水绕城”的水灵成都。按照“景观化、景区化、可进入、可参与”理念,构建生态区、绿道、公园、小游园、微绿地五级城市绿化体系,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构建“人在城中、城在绿中”的城市绿色开敞空间,让市民“慢下脚步、静下心来,亲近自然、享受生活”。
 

       深入落实省委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强化成都“首位城市”责任担当,积极推动区域协同发展。以全面改革试验和建设天府新区、天府国际机场、天府国际空港新城为契机,促进区域设施共建、产业协作、功能统筹和环境共治,推动成都平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以共建自贸试验区为载体,围绕服务贸易自由化和国际产能合作两大开放重点,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建设高标准高水平的自由贸易园区,积极推动与川南经济区协同发展。以成渝深化合作为契机,积极推动川东北经济区融入成渝经济区发展,推进产业优势互补、错位分工协作,强化长江经济带上游极核,加快成渝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共同建设引领西部开发开放的国家级城市群。以资源开发、旅游合作为重点,强化与攀西经济区协作。以建设成阿、成甘等飞地工业园和省内对口帮扶为载体,加强与民族地区在清洁能源利用、绿色产业深加工等领域合作。
 
规划定调,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关系

 

       细读报告,不难发现,与优化拓展城市空间密切相关的是报告中出现的另外两个词汇:“永续发展”和“高品质城市”,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成都把重塑城市空间结构、经济地理,追求“品质”,摆在了重要位置。
 

       一汽-大众成都分公司党委书记刘居荣,用“堵”概括他对成都的感受。他住在四川师范大学附近,2009年开车到工厂,用时25分钟;如今,要想45分钟内抵达,必须在早上7点半以前出门,否则至少要花1.5个小时。
 

       他说,再不提高城市功能跟品质,就会影响到产业发展,“留住高端人才不容易”。与他相似,很多网友寄语成都党代会,要求最多的是“蓝天碧水”。人与城市、人与产业不协调,说明城市空间布局存在问题。
 

       成都从完善城市体系与提升城市功能互促共进入手,全面增强城市承载能力,不断提升城市宜居性和舒适度。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10字方针,由此而来。
 

       东进:沿龙泉山东侧,规划建设天府国际空港新城和现代化产业基地,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南拓: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天府新区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一座城市,离不开产业支撑。但在对城市品质有高要求的成都决策者看来,产业发展决不能牺牲环境。为此,成都市果断决策,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东移,其目的正是减轻中心城区环境压力,为城市长远发展拓展产业承载空间。
 

       “西控”“北改”“中优”,则对“城市品质”的要求更为直接——西控:保护西部生态田园城市形态;北改:加快城市有机更新改造,改善人居环境;中优:优化中心城区功能,降低开发强度、建筑尺度、人口密度,提高产业层次。
 

       成都市委副书记、市长罗强说,成都现阶段发展不足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资源环境约束,因此成都要优化空间布局,构建“双核联动、多中心支撑”网络化功能体系。中心城区和高新区打造现代服务业发展增长极核,天府新区打造成新兴增长极,其他区域加快形成先进制造中心、科技创新中心、金融服务中心、文化创意中心、公共服务中心、商业中心、消费中心、物流中心等各具特色、功能互补的区域性多中心发展格局。
 
细节入手,全方位提升城市品质

 

       报告提出,要完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推进全域公共服务设施均衡化布局,建成奥体中心、城市音乐厅及音乐坊等一批国际一流的文体功能设施,加快推进教育、医疗、体育、养老等公共配套设施建设,构建全市15分钟基本公共服务圈。
 

       从1号线到4号线,过去五年,成都人实实在在体验到了地铁出行的便利。成都将继续大力推进轨道交通加速成网,强化城市间快速交通联系,到2022年地铁开通运营里程达到600公里以上,基本形成半小时轨道通勤圈。
 

       在人们的感观中,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城市品质的首要标准。“铁腕治霾”写进了报告。成都将实施最严格产业准入和环境保护制度,坚决打赢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规划建设城市通风廊道,强力实施电能替代、尾气治理、扬尘管理、工业减排、露天禁烧。成都市委承诺,让市民看到更多的蓝天白云、呼吸到更加清新的空气。
 

       绿满蓉城、花重锦官、水润天府……按照“景观化、景区化、可进入、可参与”的理念,成都将构建生态区、绿道、公园、小游园、微绿地五级城市绿化体系。建成环城生态区,高标准打造天府绿道,加快建设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启动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构建“人在城中、城在绿中”的城市绿色开敞空间。

 

文化艺术

企业动态

百家争鸣

新闻资讯

员工风采